Menu Close

“对偶(Antithesis)”的教义

        罗纳德·汉科牧师 有时改革宗神学家会写到关于“对偶”的教义。 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指的是黑暗与光明、信徒与非信徒、教会与世界之间的分别与对立。 这”对偶”是因神恩而得蒙救赎的结果,在圣经中经常被提及,尽管这词本身并没被圣经所用。提到”对偶“最清楚的经文是哥林多后书 6:14-18。 那段经文中不仅描述了”对偶”,而且还告诉了我们它在实践中的意义。 在那段经文中,”对偶”被描述为公义与不公义、光明与黑暗、基督与彼列 (撒但)、信与不信、神的殿与偶像的殿之间的对比。 在实践中,这意味着我们“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,与他们分别”(第 17 节)。 这是一种属灵的分别。 神没有呼召我们从肉体中远离世界(哥林多前书 5:10)。这些是僧侣或修女,和禁止结婚或禁止食用某些食物的人常犯下的错误。 对立并不意味着我们将自己身体与周围的世界或事物隔离。 确实,这意味着我们与恶人的行为是无法相交的(以弗所书 5:11-12),甚至我们不与恶人交朋友或与他们团契(林后 6:17;雅各书 4:4)。确实,我们必须和他们生活在一起,因为我们需要在这世界做我们的事和过我们的生活(哥林多前书 5:9-11),但即便如此,我们也必须为圣洁的缘故而分别出来。 这是为何我们反对“普遍恩典”的教义的原因之一,…

要证明神的拣选和弃绝需要什么?/ What Would It Take to Prove Election and Reprobation?

      安格斯·斯图尔特牧师 有些人想知道圣经是否教导绝对性预定论:神在耶稣基督里无条件的拣选了一些罪人并赐给他们永恒的救恩,而同时神也无条件的弃绝其他罪人并使他们在自己的罪中永远灭亡。 证明这一点需要什么?如果说神以祂的话告诉了我们, 那对男双胞胎还在他们母亲的胎里时,而且是在他们还没生下来之前祂告诉了我们——就是说在他们两个还没能够相信或不相信,行善或行恶之前——其中的一个男孩是神所喜爱和拣选的对象,而另一个男孩是神所憎恨的对象? 如果说有一位使徒已预料到会有人提出反对,他着重地否认神如此行是不义,并引用了旧约圣经来证明对神的慈爱和怜悯,神是拥有绝对的主权,并断言说一个人的得救不是出于他的自由意志或者是他的努力,而是仅仅出于神的慈爱? 如果说圣灵充分了解堕落的人会反对这个教导,随而举出一个众所周知的旧约例子:有一人,神为了要彰显祂荣耀名字的权能,神使这人的心刚硬而受到了祂的毁灭。如果说圣灵随后肯定了神拥有绝对主权使人心刚硬,并斥责那些强嘴指责神之道的人,并随后教导说神是一位伟大的陶匠,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理祂所造的器皿,摧毁一些器皿,使另一些器皿得荣耀? 这正是我们在罗马书 9:10-24 中所看到的。如果有人想知道圣经是否教导无条件的拣选和无条件的弃绝,他们应该阅读这段经文: 不但如此,利百加也是这样。她从一个人,就是从我们的祖宗以撒怀了孕。 双胞胎还没有生下来,善恶还没有行出来,为要贯彻神拣选人的旨意, 不是凭着人的行为,而是凭着那呼召人的,神就对利百加说:“将来,大的要服侍小的。” 正如经上所记:“雅各是我所爱的;以扫是我所恶的。” 这样,我们要怎么说呢?难道神有什么不义吗?绝对没有! 因他对摩西说:“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,要恩待谁就恩待谁。” 由此看来,这不靠人的意愿,也不靠人的努力,只靠 神的怜悯。 因为经上有话对法老说:“我将你兴起来,特要在你身上彰显我的权能,为要使我的名传遍全地。” 由此看来, 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,要使谁刚硬就使谁刚硬。 这样,你会对我说:“那么,他为什么还指责人呢?有谁能抗拒他的旨意呢?” 你这个人哪,你是谁,竟敢向 神顶嘴呢?受造之物岂会对造他的说:“你为什么把我造成这样呢?” 难道陶匠没有权从一团泥里拿一块做成贵重的器皿,又拿一块做成卑贱的器皿吗? 倘若 神要显明他的愤怒,彰显他的权能,难道不可多多忍耐宽容那应受愤怒、预备遭毁灭的器皿吗?…

Show Buttons
Hide Buttons